top of page
top
Mid-career artist recognition: Know Thyself | Solo Exhibition by Chris CHAN Kam Shing

Mid-career artist recognition: Know Thyself | Solo Exhibition by Chris CHAN Kam Shing 15.03 - 07.04.2013

中生代藝術家個展:無知 | 陳錦成個人作品展覽

15.03.2013 - 07.04.2013

1a空間與新進藝術家合作的同時,也看到持續支持中生代藝術家之必要,因此為這些一直不懈創作的藝術家提供場地和專業的策展支援,以確保他們有展出作品的機會。本地香港中生代藝術家陳錦成的個人作品展正是1a空間在這方面的嘗試。

展覽題為「無知」,無知是觀看和理解世界的一種可能,陳錦成以脆弱易變的素材,表現物質世界的不確定性。如此建構的不穩定場域,引發觀者由一份自覺起始,進而踏上自我探索與自知的旅程。

開幕酒會|15.03.2013(星期五)7:00pm
藝術家分享會|23.03.2013(星期六)4:00pm

Text . Book - Solo exhibition by Annie WAN Lai-kuen

Text . Book - Solo exhibition by Annie WAN Lai-kuen 12.04 - 05.05.2013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Infinitive Horizon / Ruin

ANNIE WAN LAI KUEN 2013 Various type of clay

書.本 - 尹麗娟個人作品展

12.04.2013 - 05.05.2013

參展藝術家|尹麗娟

1a空間將為本地資深女性藝術家尹麗娟舉辦個人作品展。「模製」在尹麗娟的藝術創作中不僅是一個重要步驟,更是關鍵的概念。它源於藝術家對日常物品的細緻觀察,「模製」也是她審視和描繪現實的方式。模仿物帶着實物的形態,雖令人聯想到物件的存在,卻永遠無法擁有實物的內容;然而人對物件的想像正正存在於這種差異中。

是次展覽以書為主題,書是文本的載體、傳達訊息的媒介。而然在 符碼泛濫的今天,尹麗娟認為有空間重新思考書的定義及其重要性,她以一批關於模製書的作品提問書與文本的關係 : 如果書沒有文字,書真的會完全失去意義嗎?書所表達的訉息就只在字裏行間嗎?除了文字語言,書還有沒有它的自然語言?而這種「語言」又是甚麼?

開幕酒會|12.04.2013, 6:30pm
藝術家分享會|27.04.2013(星期六)3:00pm

I THINK IT RAINS
I THINK IT RAINS

I THINK IT RAINS

17.05 - 30.06.2013

Untitled

Untitled

Muhanned Cader 2008 (detail) paper collage, notebook 25.7 x13.9 cm (open) © Muhanned Cader

Please Go Forward Slowly to Water the Plant Annie Lai-kuen Wan 2012 stone white clay, plant, water

Index (a Reading)

Index (a Reading)

Alejandro Cesarco 2008 10 digital c-prints, framed 79 x 64 x 3.5 cm each

Time Regained

Time Regained

Annie Lai-kuen Wan 2013 Black porcelain, table, 6 videos Dimensions variable

The Ghost of Mohammad Bin Qasim ; The Boy Who Got Tired of Posing Bani Abidi 2006 Set of 10 inkjet prints on archival paper ; 3 c-prints, 103.5 x 78.1 cm each, and one inkjet print 29 x 18.5 cm each (framed) ; 47 x 36.8 cm

A Desk to a Forever Reader

A Desk to a Forever Reader

Choi Yan Chi 2013 Ikea home office desk, books, oil, text on acrylic Variable dimensions

Memograma / Insert

Memograma / Insert

Filipa Cesar 2010 HD video, colour, sound, 40' , 16mm transferred to HD, b&w, no sound, 10'

Black Blind

Black Blind

Fiona Banner 2001 Pencil on paper 345 x 148 cm

Artforum (fan book)

Artforum (fan book)

Muhanned Cader 2009 Collage on Moleskine, Japanese notebook 14.4 x 220 x 10 cm (folded out), 14 x 9 cm (single sheet)

From Noisy to Quiet, from Quiet to Noisy Pierre Bismuth 2004 Vinyl letters on wall Variable dimensions

滴溚 滴 I THINK IT RAINS

17.05.2023 - 30.06.2013

滴溚 滴 I THINK IT RAINS

當代藝術私人收藏Burger Collection將跟香港獨立藝術團體1a空間合作,策劃一個為期三年的展覽及研究合作項目,是為Burger Collection的Quadrilogy「四部曲」之第二砲。首個跨媒介展覽名為<滴溚 滴>(I think it rains),將於2013年5月在香港牛棚藝術村展開,共二十多位本地及海外藝術家及作家參與。Burger Collection收藏的當代作品共計超過一千件,藝術家來自四十多個國家,亦曾把作品借予全球知名的藝術機構如古根漢博物館。

 

項目介紹

<滴溚 滴>匯聚了由Burger Collection及1a space邀請的藝術家、作家及評論家,共同創建一個長達三年的實驗性跨領域合作模式,希望不同媒介及專業界別的藝術家、作家、填詞人有更充份的時間醞釀、互動、扣連,建立複合多樣的有機創作實踐。 

是次合作計劃早於2012年11月啟動,由合作計劃核心團隊張康生(藝術家)、蔡仞姿(藝術家)、俞若玫(作家)及Daniel Kurjakovic(策展人)四人正式會談開始。早期的討論主要關注如何建構一個有意義的創作脈絡,容讓多樣豐富的藝術實踐,進行更本質性的實驗。與此 同時,成員的對談主要圍繞如何建設一個可供參與者漸進地建立、重新檢視及轉化本身創作內容的運作模式,並策劃為期三年可持續發展的活動平台。於三年的框架 中,旨在開創一個扣連本地及國際的合作模式,同時充分考慮香港文化的特殊性和當代藝術在跨國趨勢下的實踐。正如藝術家蔡仞姿女士指出:「這個項目旨在建立 一個平台去推動交流,引發平日關係較鬆散的藝術社群,就不同模式的文化生產進行持續對話及討論。」

策展人Daniel Kurjakovic表示Burger Collection「四部曲」之二的首年活動將會「關注藝術家如何叩問歷史,如何探究微觀及宏觀歷史之間的關係,如何從當下已認知的模範及社會行為轉化 為面向未來的動力。不少藝術家都愛以各式各樣的研究作為創作的基礎,而這些調查,往往跟當世時序無縫連接,又或恰恰相反。」首個展覽<滴溚 滴>將會強調參展藝術家及作家的多面向創作,包括混合媒介、裝置藝術、虛擬寫作或電台廣播節目等不同形式。

<滴溚 滴>將於歷史建築群牛棚藝術村舉行,展場包括牛棚各個單位及露天場地,讓藝術家在古樸而獨特的空間展示創作過程及作品。展覽更設有演出日,將於牛棚及周邊 地區舉行多個表演,讓參觀者通過實時活動體驗藝術。同日亦會發佈由Burger Collection主理的雜誌《Torrent》第一期,當中包括不同藝術家的創作,以及有關香港文化及藝術產業的深入討論。

項目第一階段由2013年5月起到12月為止,當中第二期的展覽將在秋季舉行,主要包括藝術家駐地創作計劃、研討會及工作坊,屆時亦會出版圖錄以總結這個為期一年的過程。

展覽的英文名字「I think it rains」採自尼日利亞詩人沃萊·索因卡(Wole Soyinka)的諧音詩,並非純粹描繪勾勒主題的要旨,卻帶出了整個項目的動機:指向物質的真實性、官能上的觸感、細節和多樣性、持續的存在、空間的滲 透性,以及無形與有形之間的連繫。而中文名字<滴溚 滴>以擬聲的文字重構意象,是下雨不是下雨,是時間的滴漏又或前行,「滴溚」跟「滴」之間的空間是有形和無形之間詩意的張力和懸念。

參與者名單(截至2013年2月)

藝術家及作家: Bani Abidi (巴基斯坦),Fiona Banner (英國),Pierre Bismuth (法國),Muhanned Cader (斯里蘭卡),Filipa César (葡萄牙),Alejandro Cesarco (烏拉圭),張康生,蔡仞姿,周耀輝,Ryan Gander (英國),Gao Weigang (中國),Florian Germann (瑞士),Jon Kessler  (美國),林東鵬,劉清平,吳家俊,伍韶勁,白雙全,Vittorio Santoro (瑞士),Fiete Stolte (德國),尹麗娟,俞若玫

Burger Collection及1a空間核心成員:張康生,蔡仞姿,俞若玫,Daniel Kurjakovic,Linda Jensen

 

二零一三年節目表

發佈展
5月16日:<滴溚 滴>展覽開幕(展期為2013年5月17日至6月30日)
5月23日:《Torrent》 n°1第一期雜誌發布
5月24日:演出日演出日當天上午11時將有酒會招待貴賓,並於下午5時舉行導賞團。

後續展
10月17日:第二場展覽開幕(展期為2013年10月18日至12月15日)

如需活動資料請與我們聯繫,我們亦會於網站更新活動詳情:www.quadrilogy.org

 

展覽場地

牛棚藝術村位於香港土瓜灣,是香港藝術界一個重要而固定的展覽場地。牛棚是位於九龍區中心的一個歷史文物古蹟,過去是一個牲畜檢疫站和屠宰場,為香 港碩果僅存建於一戰前的屠宰場。過去十多年來,有多個以藝術工作者組成的機構及文化製作單位進駐牛棚藝術村,如錄影太奇、進念二十面體和前進進劇場工作 坊,而1a空間則自2001年起進駐牛棚藝術村直到現在。詳情請參閱:www.oneaspace.org.hk

 

QUADRILOGY四部曲

第一部分於2009年在德國柏林展開,以<Conflicting Tales>為題,當中包括展覽及公開活動。四部曲之二是由Burger Collection及1a空間聯手構思及實踐的香港項目,延續Burger Collection的展覽及研究計劃。詳情請參閱:www.quadrilogy.org 及www.burgercollection.org

Hong Kong Art School Graduation Showcase 2013 | Higher Diploma in Applied and Media Arts --- Trigger

Hong Kong Art School Graduation Showcase 2013 | Higher Diploma in Applied and Media Arts --- Trigger 20.07 - 28.07.2013

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創作展2013 | 應用及媒體藝術高級文憑畢業創作展──念

20.07.2013 - 25.07.2013

最觸動你的,是那件物件還是那個人? 
或是那段時光的記憶?或是你在尋找的未知?

十七個被觸發後以不同形式創作的人。
以味道寫下記憶,以物件傳遞情感;
以光影捕捉生命,以故事交換情緒。

以創作, 書寫自己、記錄那個誰。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02.11 - 30.11.2013

Cluster C23 Surveillance Angels

Cluster C23 Surveillance Angels

Tap CHAN 2013 Concrete Size variable

In search of the matching half of seashell Jamila CHAN 2013 pencil, colour pencil and ink on paper set of 6, 78.7 x 54.2cm 2pcs, 21.5 x 30cm 4pcs

A Classic for All

A Classic for All

Papaya FUNG 2013 Ink and color on paper set of 2, 180 x 120 cm each

XIII - prototype drawing no.1

XIII - prototype drawing no.1

Julvian HO 2013 Pencil and charcoal on wood 366 x 244 cm

Human-faced fly, causes of murdering, human bones LAI Chun Ling 2013 Video with sound, black & white 7:34

Whimsy

Whimsy

Rogerger NG 2013 Digital Print set of 8, 84 x 54 cm each

Sweet Mosaics

Sweet Mosaics

TAM Kar Wing 2013 Hard Candies a set of 2, 7.7cm x 7.7cm x 1cm each

Outside

Outside

Ann TONG 2013 Color pencil and Oil pastel on Paper 27x42 cm

當家作主

02.11.2013 - 30.11.2013

展覽關鍵詞

 

藝術價值、避世、入世、消忘、沉澱、反問、標籤、意義、突出、突圍、平實、純粹、甜、色情、虛無、玩世、諷刺、自譏、急進、速食、形式主義、無根、多元、多角度、嘗試、網絡、Like、家庭、展示、前進、昇華、升學、背景、收入、跟據、証明、真相、有圖有真相、認真、認真你就輸、空間、浪漫、感情、片段、國際、國內、冒險、實驗精神、無力感、藝術為藝術、為藝術犧牲、淡化、淡忘、回憶、光環、光輝、名譽、虛榮、多媒體、淡泊、飄流、意志、概念、身體、時間、探討、關係、環境、嚴肅、精神、宗教、矛盾、慾望、個人取態、真性情、日常、勞作、年輕、非主流、喜歡的事、獨立、未知、市場影響、性、暴力、小眾、死亡、維持生活

 

回應關鍵詞

「當下正反能量互相碰撞,隨心、直接、真我。創作是否絕對自主?就從十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的展出, 一個沒有規範的平台中作一次驗証。Ground Zero ---------- 同一起跑缐上。」--- 蔡仞姿女士

 

「創作乃自我實現,緊繫於心,以技留跡,成物卻不囿於其表,不隨外轉,自發自動。」--- 陳錦成先生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張慧婷


參展藝術家
陳沁昕,陳慧而,馮晞文,何晉暐,黎振寧,伍啟豪,譚家榮,唐錦婷

策展人
張景威,劉鈞妍,黃振欽

 

開幕酒會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一日(星期五)晚上七時至九時

 

分享會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八日(星期日)下午三時至五時
*以粵語進行


參展藝術家簡介


陳沁昕
陳沁昕生於香港, 2011年獲得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學士學位, 現正就讀視覺藝術碩士。她常以雙重約束的矛盾狀況和自我意識領域之間的聯繫為創作題材,喜愛探討當代社會的異化和焦慮的現象,因此她的作品往往是思考著存在的危機。

破裂與狂喜,私密與公開,虛擬與現實,她試著在這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作品概念在混沌間形成,雖然是一個無神論者,但在某些時候,她卻希望從創過程中獲得救贖。除了某種黑暗的特性,她傾向於相信精神上的儀式,一種對物件或某事情的狂熱與重覆性,能消除我們腦海裡的不安。
www.tap-chan.com

 

陳慧而
陳慧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喜歡貝殼,記錄每個無以名狀的感覺。畫了一本畫集 "Why do they say I love you Why don't they say, for example, Egg?"
www.jamilamushroom.tumblr.com/

 

馮晞文 Papayafung
二零一三年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生,現為自由工作者。沉沒於毛髮﹑身體和宇宙。
我的身體,已經準備好了。

 

黎振寧
2011年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香港藝術學院合辦)藝術學士, 主修繪畫,並獲得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西門子獎學金,曾參與「爆破處」的行為藝術表演及視覺藝術展,多次被商業公司及團體聘任壁畫創作,並兼任正/側畫廊經理,與畫廊團隊著力推動本土藝術普及化。作品多以身體及行為的持續性探索個人情感。其畢業作品「墮井的人」曾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香港攝影系列三︰一人像一故事」展覽。
www.laichunling/wordpress.com

 

譚家榮
譚氐2006年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與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藝術文學士學位(純藝術)課程。繼而2011年于香港城市大學完成創意媒體純藝術碩士課程。他致力參與各項比賽及多個本地聯展,作品相繼入選IFVA,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2009,及2005,2006年兩度的「夏利豪基金會藝術比賽」。

譚氏喜歡游走於新舊媒介之間,藉此探索具爭議性及被忽略的社會議題。亦冀望能將所積累的藝術實踐經驗,從而帶動藝術融入社會。
www.quitjobmakeart.com

 

伍啟豪
伍啟豪於201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作品多以攝影及錄象為主。愛作無聊事,但心水很清,愛發現社會的荒誕無稽。曾於2010年同時獲得學院 頒發的「視覺藝術創作獎」及視覺藝術院舊生組織的「Tuna Prize──視覺藝術創作獎」。畢業後曾參與多個聯展,亦獲邀參展香港攝影文化協會主辦的《四度空間──兩岸四地當代攝影展》丶《後直:當代香港攝影》及《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伍氏現任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設計與視覺傳意》課程導師。於2013年, 伍氏設立「下午歡樂時光」工作室 (www.noonhappyhour.com), 主力發展設計和攝影。

 

何晉暐
何晉暐,出生於1988年。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士課程,現為同學院學系之碩士二年級生。 
人自身建構認同連結與家人、友人、愛人、陌生人及世界之關係。無數小我形成一大我,「我」影響著;形成著以外的「我」並將之變形從而重新編組出另一個「我」。我試圖以"畫"這個行為去記錄整體過程,並創設一個環境作為表現形式讓他人進入。
http://cargocollective.com/julvianho

 

唐錦婷
唐錦婷,1990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主修藝術,副修人類學。

唐錦婷在身不由己的生活中最後的防線就是躲起來畫畫。於她,創作是精神的漫遊,跟他她它牠衪無關,沒有出口,也沒有終點,更不知入口在哪,路上與自己作個伴,觀賞現實中的矛盾。她祇是一個普通瘋子,自話自說,除了自戀還是自戀。然,關愛自己是學習關注生命的前提。畫中的對象是她自己,說的是自己也是別人。

ABOUT 1a space

1a space, founded in 1998, is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making contemporary art space founded by a collective of Hong Kong artworkers.

 

1a space presented various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in Hong Kong over two decades.

JOIN US

緊貼當代藝術世界

CONTACT US

T: +852 2529 0087

E: info@oneaspace.org.hk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VISIT US

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牛棚藝術村14號

1a space @1998-202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