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on Voyage
畢業旅行
04.03.2023 - 23.04.2023

是次展覽,旨在鼓勵五位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文學士應屆畢業生發展個人藝術創作,並踏進藝壇,站穩陣腳。

 

陳景朗、馮詠恩、林海怡、林昕彤及魏素芬畢業快將一年,各自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創作脈絡,包括繪畫、攝影、陶瓷、裝置及行為藝術。策展人阿三及張煒詩以「畢業旅行」為喻,祝賀他們圓滿修業之餘,寄語放膽闖蕩遊歷。闖蕩,需要智慧與勇氣,發掘未知的可能與拓展事業的機會。遊歷,不限於地域或國界,也指離開熟悉的思維與形式,累積人生經驗。我們希望透過策劃是次展覽,向業界及公眾引薦五位香港新晉藝術家,一同見證他們的成長。

 

畢業旅行

開幕酒會及行為展演|09.03.2023 晚上 6 - 8 時 

展期|04.03.2023 - 23.04.2023

地點|1a 空間

藝術家|陳景朗、馮詠恩、林海怡、林昕彤、魏素芬
策展人|阿三、張煒詩

香港浸會大學栽種和平項目藝術展覽——《飄浮板塊》
04.05.2023 - 14.05.2023

 

在海的某處,有無數失落的飄浮板塊。偶爾,他們會彼此靠近,相遇之處透過不同形式的碰撞,或接合、或推擠、或分離,生成不同的特殊地貌。這個相遇的過程是不可控但具可塑性。

由香港浸會大學栽種和平項目發起,項目包括邀請藝術家、大學生與中學生以數個月的時間共處及一起進行創作,透過社區遊、小組分享、創作練習等互相認識及探索人際及社區和平的可能性。展覽嘗試透過一系列作品尋找人與人之間可變的距離與邊界,在行進的過程中以不同的方式追溯關係中的平衡點,同時連結於社區更廣結的脈絡中。

浮動可變的板塊之上挑戰我們與他者的信心,在平穩之前,願這過程帶你看見更廣闊的陸地。

 

日期|4-14/5/2023

時間|11:00 - 19:00

地點|1a 空間

 

開幕

日期|4/5/2023 (四) 

時間|17:30-18:30

地點|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8號

 

參展藝術家|島仔藝術 、鄧國騫、Rajat Sharma、梁翠萍、李卓媛、蕭俞 

 

參與學校|聖公會諸聖中學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策展人|梁翠萍

 

主辦|香港浸會大學中華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處

協辦|聖雅各福群會 

贊助|田家炳基金會、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香港浸會大學創意研究院

計劃伙伴|1a空間、香港浸會大學創新服務學習中心

orange Orange
09.06.2023 - 30.06.2023

「橙」這個字在英文中具有大相徑庭卻又同出一轍的兩個意思,「橙」可以指水果,「橙」亦可以代表「橙」色。兩個詞義緊緊相扣,因為橙的顏色是橙色,故橙亦以其顏色自居。到底有橙先,抑或有橙色先?那麼為何橙以自身的顏色命名,而香蕉卻不被稱作「黃」。

orange Orange 是一個以共同創作為框架的藝術展覽,透過社區參與創作藝術的過程,去叩問香港社會參與式藝術及社區藝術的本質。展覽展出來自藝團「業生」及「雞髀打人」藝術家們的作品,以及與他們緊密合作,來自1a Lab主辦的 Collage City中的參加者的對談紀錄及協作過程展現。

通過讓社區參與藝術創作,orange Orange建立了一個去思考有關於工作室教學中互相學習及共享經驗的平台。這個平台強調共同決策會產生有效的結果。在這個層面上,「有效」是指去建立一個空間讓人—資助者、策展人、工作人員、藝術家、工作坊參與者、展覽觀眾和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互相連繫、感到關懷及享受作樂。

去策劃一個作品如此多元化的展覽,有點像處理橙和香蕉。有些作品的訊息容易明白,有些卻需要被加以詮釋。當參加者觀賞帶有不同背景及經驗的藝術作品時,藝術家亦採取不同的策略。orange Orange 希望邀請每一位去超越我們的界限。

在Iris的作品中,它蘊藏著一顆像流浪者般探索的好奇心。
在Mui的作品中,它蘊藏著一道近乎遠古萬物有靈論的生命力。
在Ringo的作品中,它蘊藏著一個會去深耕機緣的超然機遇者。
在Puiyi的作品中,它蘊藏著一股被物質遏止卻隨時爆發的動量。
在Yumi的作品中,它蘊藏著一席於動蕩世界中掌握航道的無形力量。
在Issac的作品中,它蘊藏著一種以無窮活力來療癒創傷的天賦。
在Igor的作品中,它蘊藏著一線揭露壓迫力量運行的精神曙光。

orange Orange 邀請藝術家及參加者,以平等的共同創作者身份去打破舊有思維的疆界,以提高我們的感知力。只有透過新的視點,方可獲得全新的藝術體驗,作出非一般的闡述及啟發藝術家創造新的作品。這是將香蕉變成橙的唯一方法。
 

orange Orange

開幕酒會|2023 年 6 月 9 日, 晚上 6 至 8 時
展期|2023 年 6 月 9 日 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 上午 11 時 至 晚上 7 時 (逢星期一閉館)
地點|1a 空間 牛棚藝術村 14 號
藝術家|1a lab Collage City、雞髀打人、業生
策展人|Debe Sham
 
紀錄展及工作室開放

業生工作室開放時間 
日期|2023 年 6 月 17 日 至 2023 年 6 月 18 日 (六、日)
時間|上午 11 時 至 晚上 7 時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65 - 367號,富德樓8樓 365室

雞髀打人工作室開放時間
日期|2023 年 6 月 24 日 至 2023 年 6 月 25 日 (六、日)
時間|上午 11 時 至 晚上 7 時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65 - 367號,富德樓12樓367室

orange Orange 有偈傾 #1 : 藝術家和參與者的對話

 

第一節|2023 年 6 月 9 日 晚上 6 時至 7 時半
地點|1a 空間 牛棚藝術村 14 號

參加者|陳翠玲,陳俊軒,楊樂瑤,黃康迪,妮妮,陳思澄,何文羨,梅愷盈,梁佩兒,盧永滔,張家愉
主持|Debe Sham, orange Orange 策展人

◈ 費用全免,歡迎公眾參與
 

orange Orange 有偈傾 #2 & #3
 

題目|食完飯吃個橙

第二節|2023 年 6 月 17 日 晚上 7 時至 9 時
地點|業生工作室(灣仔軒尼詩道365 - 367號,富德樓8樓 365室)
參與藝術家|陳俊軒、張家愉、梅愷盈、楊樂瑤

第三節|2023 年 6 月 24 日 晚上 7 時至 9 時
地點|雞髀打人工作室(灣仔軒尼詩道365 - 367號,富德樓12樓367室)
參與藝術家|黃康迪、梁佩兒、盧永滔

(我安靜得像一塊石頭),「從那裏走到這裏」。

25.08.2023 – 03.09.2023

羅玉梅 X 楊怡孜​

跨媒介藝術家 X 本地舞蹈藝術家

​展覽空間 X 跨媒介對話

從絮語中展開,在空間中成形;

身體,似乎無法忘記。

鋪陳收錄體內的生活痕跡,日常本來就是零散瑣碎,內心風景該如何轉載?楊怡孜用身體檢視五味雜陳的歷程,羅玉梅則收錄石頭於水中下沉與消散的聲音,連結離人的失語日常。透過聲音裝置及聲譜(Score)重構水中石頭的聆聽經驗。同時,嘗試捕捉舞者每個當下,消失的𣊬間——一呼一吸、一動一靜。活著的體證要在時間劃上刻度,只能放緩放慢。一場展覽體驗,間歇著三小時的跨媒介對話,穿越盤根,將宛如溯溪般的過程,匯聚成讓身體說話的空間。

牛棚藝術村 1a空間

表演(三小時自由出入):

8月24日(四)下午7點
8月27日(日)下午3點
8月30日(三) 下午7點
票價:$160

 

展覽:

8月25日 至 9月3日
早上11時 至 下午7時(星期一休館)
免費參觀(表演期間除外)

 

跨媒介藝術家:羅玉梅

編舞及演出:楊怡孜

藝術家觀察員: 何汶軒、林葉、劉政熙

演出錄像:何汶軒

委約:不加鎖舞踊館

節目夥伴: 1a空間

* 由不加鎖舞踊館委約 

#非關舞蹈祭2023 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節目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ABOUT 1a space

1a space, founded in 1998, is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making contemporary art space founded by a collective of Hong Kong artworkers.

 

1a space presented more than 170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in Hong Kong over two decades.

JOIN US

緊貼當代藝術世界

CONTACT US

T: +852 2529 0087

E: info@oneaspace.org.hk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VISIT US

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牛棚藝術村14號

1a space @1998-202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