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視覺藝術評論人培訓計劃 2018

一個為尋找視覺藝術評論人而設的培育計劃

以獨立藝術機構為本,透過參與由策展人及藝術家帶領的專業導賞、專業藝評人講座及寫作評閱,鼓勵本地視覺藝術評論發展。

 

計劃踏入第二年,計劃將邀請專業藝評人帶領參加者以導賞及師友計劃形式遊走於香港本地舉行的視覺藝術展覽,實地學習鑒賞與評論當代藝術的方法。

 

本計劃與立場新聞合作,在網上平台發表藝評,營造本地視覺藝術評論生態,培育新一代藝術評論人。

 

任何年齡與背景的視覺藝術愛好者一概歡迎參加、無需任何藝術教育背景或經驗。

l    成功報名者將安排於十月至十二月內參與2個由專業視覺藝術工作者/資深藝評人主理的大講堂,及於兩個月內分組跟隨兩位資深藝評人的帶領參與展覽導賞團及進行討論

l   參加者需於計劃期間以視藝日記(Visual Journal)、隨筆及評論形式記錄觀展感受。專業視覺藝術工作者/資深藝評人將評閱文章及提供評語,優秀作品將於立場新聞網上平台刊登

Initiated by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making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organization, 1a space’s Hong Kong Visual Art Critic Nurturing Programme aims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visual arts writing through a series of guided tours, talks and writing reviews led by professional art practitioners and art critics.

Reaching the 2nd year of the programme, participants can learn through guided tours and mentorship programmes led by professional art practitioners to different exhibition venues in Hong Kong.

In collaboration with Stand News, participants’ art review essays will be selected and published on Stand News online platform to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local visual art commentary and to foster a new generation of art critics.

Visual arts enthusiasts of all ages and backgrounds are welcomed. 

No art education background or experience is required.

Successful applicants will be arranged to attend 2 masterclasses with two professional art practitioners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18. Participa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led by experienced art critics to visit various exhibitions venues in Hong Kong for detailed discussion.

Participants are required to record their experience in the form of visual journals, essays, and critiques. The tutors will review and comment on their articles while some of the outstanding pieces will be published on Stand News online platform.

專業視覺藝術工作者/資深藝評人包括:

梁展峰
藝評人、獨立策展人,曾於藝術機構及畫廊負責展覧行政。梁現專注策劃關於香港藝術的展覽,曾任油街實現的《火花!》系列及 K11 Art Foundation 的客席策展人。

 

阿三

香港藝術家及寫作人,遊走於藝術創作、文學書寫、教育、評論及性別研究場域。曾入選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獲大華銀行年度水墨藝術大獎;Art Appraisal Club成員,其撰寫之藝術訪問及評論散見《藝評香港》、《明報》、《走讀香港藝術》、《號外》、《藝術新聞》、《藝術界》、《藝外》、《典藏》及《字花》等。

 

 

吉暝水

本名黎家怡,筆名源於打錯字,將錯就錯走到現在。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系,現職香港《立場新聞》藝文版編輯,亦為台灣《今藝術》特約作者,從事藝術報道及評論工作。

 

何建宗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現為該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範圍包括文化政策、文化及創意產業、視覺藝術等。何氏同時為1a空間副主席、文藝復興基金會副理事長、香港文學館理事。

 

*所有講座以廣東話主講

 

地點:1a空間及香港各大展覽場地

媒體夥伴:立場新聞

主辦:1a空間

評論文章

2018年10月至12月

導師:  阿三

親愛的D: 情書演化論

撰文 : Sirius Chan

The Evolution of Love Letters

Sirius Chan

一堆一瞬,攝影背後的執著───劉智聰的《山水練習》

文: 陳偉傑 Hector Chan

聽<<錘泙>>的話---從曾敏富的作品看社會上的真與假

文:林翠庭

林東鵬以旅客身份書寫我家 -- 香港

文: 丘思詠

故事在於:將想象填進歷史之縫 短評郝敬班個展《不速之客》

文: 鄭天依

揮之不去,唯有抽刀斷水──譚偉平《內在的自由》​

文:陳偉傑 Hector Chan

Borders drifting through body experience​

文:Wanqiu Zeng

在哪裡挖一個什麼洞?短評曹斐個展​

文:天依

導師: 吉暝水

陳福善奇幻舞台

撰文 : Cecilia Wong

 

【藝遊筆記】《是五十年不變,抑或未變? — — 香港國際攝影節「PROVOKE & Beyond 挑釁以外」》

撰文 : Choy Po Yin

 

挑釁時代-探索影像表達50年

撰文 :Iris Chung

 

「Provoke」- 挑釁的層層遞進

撰文 : Janice Mak

 

《Provoke》──淺談「挑釁時代:探索影像表達50年」的顛覆性

撰文 : Kelly Yu

《灣仔文法》展覽,作品與灣仔有何關係?

撰文 : Krystal Wong

舊照今評 · 劃時代的挑釁

撰文 : Li Hoi Ping

空間式話劇

撰文 : sin mei chun jan

「對位變奏:野口勇之於傅丹」:展品的變奏,身份的對位

撰文 : Krystal

離散者的對話──談「對位變奏:野口勇之於傅丹」

撰文 :Kelly Yu

C&G 《「最」大展》- 存在和消失 

撰文 : Janice Mak

挑釁的影像 ‧ 主觀的解讀

撰文 : 陳樂軒

ABOUT 1a space

1a space, founded in 1998, is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making contemporary art space founded by a collective of Hong Kong artworkers.

 

1a space presented various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in Hong Kong over two decades.

JOIN US

緊貼當代藝術世界

CONTACT US

T: +852 2529 0087

E: info@oneaspace.org.hk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VISIT US

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牛棚藝術村14號

1a space @1998-2025

bottom of page